欢迎来到 上海在线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在线 > 国内 > 文章内容

南京大学翟国方教授:我国韧性城市发展展望

作者: 编辑 来源: 互联网 时间: 2018-07-16 阅读:

瞿国方,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兼任国家“十三五”规划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际风险分析学会中国分会副主席等。

“我国近年来城市防灾减灾工作转型体现为由防灾转为减灾最后结合恢复力转为韧性。日本的韧性实践、国土强韧化已经上升到国家政策高度,并由国家主导,自上而下推行。未来强化韧性理念在各层面规划的的融入以及韧性城市的理论与方法研究将会成为我国韧性城市研究的重点。”

以下为翟国方教授《我国韧性城市发展展望》报告内容分享,仅供学术使用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范围内的自然灾害危害逐渐增大,造成的损失也日益增加,城市安全建设引起了世界各国主要领导人高度重视。翟教授回顾了1976年发生的唐山大地震给唐山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赞同习总书记在唐山地震40周年祭中所说的要正确处理防灾减灾救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不断从抵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全民防灾抗灾意识,全面提高国家综合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同时,翟教授详细讲解了韧性概念以及城市韧性建设的具体目标。

日本的韧性研究及相关规划实践起步较早,并建立了完善的规划体系、法治基础和行政体系。我国关于韧性城市的研究和实际探索起步相对较晚,“resilience city”这一概念自2006年被引入后,引发了国内学者激烈的讨论和探索研究,在城市建设实践中也被单独列为重要专题。

翟教授总结出我国目前城市规划研究的三大特征,并对其未来发展作出展望。同时,也期待今后能够在韧性评估方法等方面看到更多的创新,使城市韧性评估更加动态化、精确化

从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灾后重建规划起,翟教授及其研究团队已先后开展了十余项防灾实践研究及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翟教授对此分享出多年来进行综合防灾项目的思路与方法,以期同大家探讨与反思,并在报告结束时总结道:我国的韧性城市建设实践需要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手段。

翟教授此次报告梳理了我国目前灾害形势,党和政府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视,以及对国内外韧性城市规划建设概况的介绍,希望能够为致力于城市安全发展建设的人们提供全面而系统的韧性理论指导。

文章来源于《聚安思危NJU》,如有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上一篇:信通院总工程师余晓晖:《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态势暨景气指数报告(2018)》解读 | PPT 下一篇:信通院总工程师余晓晖:《中国互联网行业发展态势暨景气指数报告(2018)》解读 | PPT

相关阅读

发表文章

最新评论

更多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友情提示: 登录后发表评论,可以直接从评论中的用户名进入您的个人空间,让更多网友认识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