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上海在线
返回首页您现在的位置: 上海在线 > 热文 > 文章内容

乐文城:寻魂著书颂英雄访“让英雄回家”志愿者、青年作家乐文城

作者: 编辑 来源: 互联网 时间: 2018-11-28 阅读:

还没听够山涧小溪潺潺的水声,还来不及享受下一个红叶纷飞的秋,他们年轻的生命就这样定格在了岁月的长河里,70余年来无人知晓,鲜有问津。拂去厚厚的尘埃,翻开历史的影像,战争的硝烟虽已飘远,英烈们的灵魂却还未安息。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自觉踏上了“让英雄回家”的旅途。他们有的艰难筹措资金,自发四处问询;有的挥毫泼墨,只为给英雄写一首赞歌;还有的认真研读所有资料,各处访问,决心用自己的生花妙笔忠实记录这些动人的故事……

83位英雄来自何处

7月底,记者在山西太原见到来自江苏的志愿者、90后青年作家乐文城,听他讲述了83位英雄以及为英雄寻亲的志愿者故事。

2009年,山西省左权县桐峪镇莲花岩景区的两名清洁工人,在景区一间崖居里,意外地发现了83份发黄的八路军战士死亡证书。岁月的侵蚀早已让证书字迹模糊,但开具的部门,依稀可见是八路军一二九师卫生部,时间为1939年。从这83张死亡证书来看,他们来自晋、冀、鲁、豫、川、陕、甘等7个省份,其中山西籍的就有32人。他们的死亡年龄大多在20岁左右,最小的只有15岁。(后经民政部优抚局证实,其中有18名战士已被定为烈士。)

回望过去,1939年前后,八路军总部、一二九师司令部等在左权县驻扎,曾与日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战斗。1939年7月,一二九师司令部等移驻左权县东南的桐峪镇,在师长刘伯承、政委邓小平的指挥下,多次打退日军进攻,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死亡证书显示,83位英烈的入院和死亡时间大多在1939年7月到12月。从时间和地点来看,他们很可能就是在这些战役期间患病、受伤,最终牺牲的。

当时,一二九师的卫生部及其医院就设在附近的桐峪镇一带。由于日军扫荡频繁,又地处太行山区,为了防止日军突袭,各医院都分散成几个医疗所,以便及时转移。医疗所又分散于民居中,莲花岩崖居可能就是医疗所设的一个点。

“我写的长篇纪实暂定叫作《寻魂之路》,这本书将在今年9月问世,由曾经出版过《花千骨》和《杜拉拉升职记》等畅销书的博集天卷图书公司出版发行。”乐文城告诉记者。

作为90后青年作家,今年25岁的乐文城已出版了七本著作,如《王小波传》《佛是你心中的一朵莲花:释迦牟尼佛传》《哲人王:心学大师王阳明传》等,受到了读者们广泛的关注和好评。此次参与到志愿活动中,为英雄们写作,他有着很多感触:“那些英雄之中,很多都是我们的同龄人,有的比我们还小,在国难面前敢冲上前线,尤其是在当时战争如此残酷、卫生条件等如此恶劣的情况下,而现如今的我们,在他们这个年龄,往往还依赖于家庭,缺少担当。”

“死亡证书”印证历史

记者在乐文城处,看到了这些英雄的死亡证书的影印版。在翻看一张张死亡证书时,我们仿佛看到了抗日烽火在太行山上燃烧的场景。英雄们奋勇向前的身影、患病医治乃至死亡的情形,在资料的叙述中渐渐清晰起来……

崔半根,三八六旅七七二团四连副班长,山西屯留人,24岁,死因是胸部贯通,炸伤共九处,伤势很重、流血过多。

陈秀山,民兵,山西人,19岁,死因是败血脓毒症(大腿贯通)心脏麻痹。

韩金吾,游击支队一大队三营三连战士,山西平定人,32岁,死因是炮伤,大肢全部失去知觉和淤血。

……

能证明这些鲜活的生命在这个世界上存在过的,只剩下这一张张发黄的“死亡证书”。

记者发现,这83份死亡证书,死因除了枪炮伤以外,大多是急性肠炎、痢疾、伤寒、感冒等疾病。

在张德朝的死亡证书上这样记载:“诊断:流行性感冒。1939年8月15日于南郊村入院,8月16日早三点钟牺牲。此人来时就不会说话,住院时间不足二十四小时就牺牲了,所以连队职别都不知,也未经治疗。”

那是个严重缺医少药、缺吃少穿的时期。八路军战士大多营养不良、身体虚弱,加上超负荷的行军打仗,得个感冒、肠炎,就可能夺去一条鲜活的生命。

乐文城给记者看了他的书稿,他指着书稿的名字说:“这本书的书名是志愿者吕吉山老师想出来的,‘寻魂’一来是指这次志愿活动中我们在寻找英烈们逝去的灵魂,二来也是指寻找我们中华民族在抗战时期那种坚韧不拔、勇往直前的民族之魂。”

只想为他们寻个家

“2013年2月,随着83名八路军战士死亡证明名单曝光,一场寻找英烈亲人的行动在山西和河北两地展开。此后,两地志愿者及媒体根据死亡证明提供的线索,先后找到四名八路军战士的亲人。”乐文城告诉记者,“2013年3月7日,山西的志愿者们在左权县上庄村找到一二九师卫生部青年队学员宋喜成的侄子宋丙辰。宋喜成是家中二儿子。他参军走后,家人就跟他失去了联系。他牺牲时只有16岁”。

乐文城说:“当时志愿者们为宋丙辰带去‘宋喜成死亡证明’影印件,告诉他宋喜成的死亡原因时,74岁的宋丙辰老人无法克制自己的感情,就在志愿者们面前失声痛哭。”

当时宋丙辰告诉志愿者们,他的奶奶(宋喜成的母亲)生前总和他说起二叔,自他参军后再无音讯,老人在家里苦思儿子,“现在知道了二叔的情况,爷爷奶奶在地下有知也该安心了!”

2013年3月13日,志愿者们终于找到了九团二连班长王金华的亲人。王金华是昔阳县上郭庄村人,是家中二儿子,牺牲时28岁。王金华牺牲后,他的亲人曾得到消息,但是一直不知道他的尸骨葬在何处。如今终于有了下落,亲人们悬了许多年的心也有了归宿。

对于这些烈士们的后代,志愿者们在找到他们的同时,还送上了公益慰问金和礼品,并帮助安排有劳动能力的家人到爱心企业工作。

为了英雄甘愿付出

志愿者们的活动不仅于此,还有许多书画家参与到了活动中,为逝去的英雄们题字作画,决心在全国各地办巡回展览及报告会。

乐文城告诉记者,书画家们都是义务题字作画,由于需要的作品很多,他们每天忙于书写,只求能为英雄们做一点事,“例如王炳尧老师,他以前每天只写一幅字,给再多钱都不会写第二幅的,这回为了给英雄们写墓碑和题字,都快写疯了”。

还有北京的一位书法家屈凡雪,他是一个没有双手的残疾人,只能用嘴巴叼着毛笔写字,平日以在天桥下卖字为生。就是这样生活艰难的他也加入了为英雄们写墓碑和题字的活动中,为了能写出更多的作品,他不分昼夜地写着,直到用于支撑身体写作的伤臂都磨出了血迹……

“还有一位15岁的小女孩,当时已经办好了去美国夏令营的签证,听说了这件事,连美国都不去了,一心想着为英雄们写字。英雄中最小的也只有15岁,15岁的女孩为15岁的英雄写字,这太有意义了!”乐文城补充道。

采访结束后,记者又随同乐文城一道,赶往位于晋中市榆次区双合成园区内的“纪念反法西斯抗战胜利70周年”——勿忘国耻·学习英雄报告会暨展览之太原站展厅。展厅里,志愿者们忙碌着为已经装裱好的书画系上绳子,将其整齐地挂在展厅两侧。这件工作看似简单,但实际上为了能让书画挂得高度一致,看起来更加整齐,所系的绳子必须用尺子量好固定的尺寸,其实是一件颇为繁琐的工作。

记者了解到,这些装裱的费用都是志愿者自己担负的。为了布置展厅,他们不顾暑热难耐,已经在这里工作了近一周时间。而这些,只是志愿者很小的一部分工作。

乐文城告诉记者,为了让这本书写得更加生动厚重,志愿者吕吉山还出资为他购买了200余本关于抗战的书以备参考,“我想在书中重点展现志愿者们追踪这83个英雄时所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我觉得他们的所作所为凸显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

谈起寻找八路军牺牲战士后代的意义,吕吉山告诉记者:“我们并不觉得自己有多么伟大,只是觉得我们这个社会中,有责任感的人应该站出来,去做一些应该做的事情。”


  本报记者 李尚鸿 实习生 李文鑫

上一篇:至美集团克拉丽酒庄完美亮相2018青岛国际葡萄酒博览会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阅读

发表文章

最新评论

更多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的政策法规,严禁发布色情、暴力、反动的言论。
友情提示: 登录后发表评论,可以直接从评论中的用户名进入您的个人空间,让更多网友认识您。